亮点成果
2020
  1. 朱日祥等在《科学通报》综述了华北克拉通破坏对地表地质与陆地生物的影响,结合多学科综合研究进一步揭示,晚中生代燕辽和热河生物群的演化与华北克拉通的破坏强度、岩浆活动强弱以及盆地发展存在明显的时空相关性。地球深部动力过程不仅控制了克拉通破坏和地壳构造演化, 而且也极大地影响了地表环境的变迁和陆地生态系统的演变。

 

  2. 贺怀宇等在PNAS发表文章讨论了热河生物群的出现时代和持续时间,将热河生物群最早出现的时间向前推至约135 Ma,热河生物群的生存时代确定为135~120 Ma,相当于早白垩世Valanginian晚期至Aptian中期,时间跨度约1500万年。

 

  3. 徐星等使用暗示权重方法进行系统分析更新了虚骨龙类的系统发育树,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定量手段分析显示扑翼飞行在近鸟类恐龙中可能有三次或以上的独立起源。此外,报道了已知最早的顺序换羽行为的化石记录及研究成果,认为能够确保鸟类和非鸟长羽毛恐龙维持全年飞行能力的顺序换羽模式至少在约1.2亿年前已经出现,推测其演化与日常觅食或躲避掠食者的行为紧密相关。两项成果发表于《当代生物学》。

 

  4. 徐义刚等证明了350 km低速层中的富碳酸盐熔体在地质历史时期可以稳定存在,尝试探究了熔体迁移速度对该低速层结构的控制作用,并指出富含碳酸盐沉积的汇聚边界会更有利于350 km低速层的形成和稳定,成果发表于《地球和行星科学通讯》。

 

  5. 王博等首次报道了白垩纪螳蛉科昆虫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并解析了该科捕捉足的演化格局。蔡晨阳等在昆虫埋藏学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证实白垩纪昆虫身体表面的具金属光泽的颜色可能是原始颜色,证明了纳米级的光学元件可在长期地质历史中稳定保存,否定了前人关于昆虫金属色不能在中生代化石中保存的观点。两项成果发表于《英国皇家学会会刊—B辑》。

 

  6. 王敏等发表了有关早期鸟类生殖和个体发育方面的研究成果,报道了迄今发现的髓质骨保存最完好的中生代鸟类化石,表明与现生鸟类相似的“全身分布的髓质骨”模式很有可能代表鸟类演化早期一种原始的特征。毛方园等发表了现今为止最完整的多瘤齿兽中耳结构,系统对比了辽尖齿兽、源掠兽和现生三大类哺乳的中耳三维形态和接触关系,融合发育生物学观点和结果,认为热河生物群化石证实哺乳动物中耳演化是一个渐进过程,其路径与生物发育过程具某种程度的一致性。两项成果发表于《国家科学评论》。

 

  7. 冷伟等针对俯冲板块对华北克拉通的破坏建立了解析模型和数值模型,模型标明板块破坏克拉通的主要控制参数包括克拉通的厚度、强度以及俯冲板块的接触角度。当克拉通厚度越大,接触角度越陡峭,则俯冲板块越容易造成克拉通的破坏。克拉通岩石圈的强度则控制克拉通破坏的时空分布范围,强度越大可能导致克拉通破坏的范围越大。数值模型的结果与解析模型的结果一致,证明了模型的可靠性。成果发表于《地球物理研究通讯》。

 

  8. 李忠海等以华北及东亚的一级观测为基础,以现今俯冲板块几何学和运动学为参照,通过构建系统的动力学-热力学耦合数值模型,揭示华北克拉通早白垩纪的强烈改造和破坏可能是板块平俯冲和大地幔楔构造域的共同作用下,其中平俯冲强烈作用于华北克拉通东部,而大地幔楔可作用于整个东亚的活动区域。成果发表于《地球物理学研究杂志:固体地球》。